时间:2014-01-18

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略低于此前分析机构普遍预测的2.1%。11月CPI同比上涨幅度相比10月上涨0.3%。这是CPI在“1”时代连续徘徊两个月后,重返“2”时代。同时,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也随之公布,11月份PPI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1月份,鲜菜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7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鲜菜成本上涨是11月CPI小幅反弹的重要推手。
数据
八大类商品“七升一平”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CPI指数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进入下半年,CPI指数整体上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围绕2%上下波动。6月份开始国家CPI指数分别为2.2%、1.8%、2.0%、1.9%、1.7%、2.0%。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1月至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7%。
具体而言,2012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同比来看,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9%;食品价格上涨3.0%,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分类别看,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几乎全部上涨:食品价格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衣着上涨2.3%,烟酒上涨1.7%,居住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讯价格同比持平。
据测算,在11月份2.0%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7个百分点。

分析
菜价上涨是主要推手
在11月CPI公布之前,各分析机构纷纷预测,频繁的雨雪天气带来的菜价回升可能会带动11月CPI整体反弹。数据显示,1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7个百分点。昨日记者走访了沈阳多家农贸市场发现,近段时间受天气影响,市场上蔬菜价格呈现出上涨趋势,韭菜、芸豆、蒜薹等的价格均高于去年同期价格。
对此,在十二线从事蔬菜批发生意的史先生认为,随着气温的降低,蔬菜价格上涨是比较正常的市场现象。预计未来一个月蔬菜价格还将上涨。“冬季蔬菜生产从大田进入大棚,生产成本也有所提高。加上冰雪天气蔬菜的运输成本的攀升,导致蔬菜价格上涨。”“进入11月份以来,沈阳大地蔬菜已经停止生产,棚菜供应有限,反季蔬菜主要由外埠运入,在沈阳蔬菜货源总量中,本地蔬菜仅占30%左右。”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生产流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蔬菜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季节等因素导致,并不意味着蔬菜整体价格的持续攀升。随着雪停后交通状况的改善,蔬菜价格将会有所回落。
因素
猪肉价格同比降幅减少
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同比下降幅度相比上个月有所减少。
与全国市场有所不同的是,目前沈阳市场上猪瘦肉零售价格27元/公斤,相比10月份有所上涨。有市场人士分析,导致近期沈阳市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生猪供应出现紧缩,另一方面原因是持续走高的牛羊肉价格使沈阳市民转向食用猪肉,猪肉的替代效应增强。
著名的经济学者马光远分析,11月份CPI走高,主要还是受食品价格和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因素是猪肉价格同比下降幅度的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对CPI上涨也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预测
四季度通胀压力不大
11月份CPI数据的反弹是暂时的,还是新一轮反弹周期的开始呢?业内观点并不统一。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王厚双,他认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11月份CPI的反弹只是结构性的暂时性的,四季度通胀压力并不大,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应该能够完成。
王厚双分析说,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回暖调整的过程中,CPI涨幅的小幅回升属正常状态,仍在合理范畴之内,即使是反弹也不会像前几年那么高,短期内不存在通胀风险。明年物价水平走势,仍取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及经济环境。在没有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明年的物价走势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CPI保持2%-3%之间的涨幅都是合理的。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浅采写
相关新闻
我国家庭基尼系数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9日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分地区看,我国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为0.55。调查组认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退休金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25.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约有45%的家庭成员退休后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险和离退休工资。“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它并不可怕。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 据中新社
新闻链接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二者全部跑赢了GDP7.7%的增速,为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释放了积极信号。
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甘肃、江苏、贵州等省份已经提出了本地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其他多个省份也正在筹划之中。综合来看,已公布时间表和“路线图”省份的收入倍增计划,具体目标和完成时间不尽相同,无论是实现速度还是增长幅度,中西部省份都高于东部省份。
中国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成就得到国际认可。据国际劳工组织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发布的最新《2012—2013年全球工资报告:工资与公平增长》报告称,亚洲的工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包括西方经济体在内的世界上的其他大部分地区,而这样的优秀表现主要归功于中国较大的经济规模和强劲的经济表现。
报告称,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城镇单位职工工资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