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6
中国财富管理或许真的进入到新阶段。
回顾刚刚逝去的2012年,公募基金、券商、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争相进入财富管理领域,与迅速崛起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一起,在经济的寒冬,塑造出中国“财富管理元年”。
“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大有前途,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投研部相关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表示,《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73万亿元,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此外,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共同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数将达219.3万人。
“实现客户有效资产增值是财富管理的核心。”该人士表示,财富管理服务主要是满足个人客户对于财富保值增值愿望所提供的金融顾问和资产管理服务。目前 ,虽然中国的财富管理需求巨大,而以私人银行为代表的私人银行业务曾是富裕人士心目中的财富管理机构,但国内各家私人银行也没有很明确的定位和价值主张。据民生银行和麦肯锡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显示,大多数的私人银行专注于扩大规模,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定位目标细分客群。品牌效应也还比较模糊,各家私人银行在高净值人士的心目中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形象。
该人士认为,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私人银行还处于以“产品驱动”和同质化的“非金融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起步阶段,在产品的广度及深度,客户群细分以及非金融服务方面的细化和定制上完善发展的路还比较远。另一方面,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显现的理财市场中,机构注意到了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单纯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于是,一致地转向了财富管理,迈出了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
“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个过程的初期,也确实存在各种非常现实的挑战。”该负责人表示,比如,如何使各金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避免盲目和可能的恶性竞争?各金融机构如何更好的去扮演财富管理的角色,真正服务到理财需求日益多元和个性化的投资者?
“海银财富专注于为国内富裕人群进行科学规划和资产配置,在充分了解富裕人士的真正理财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而是否能够因地制宜,服务网络是否能够覆盖全国也是检验财富管理机构实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该人士表示,这是需要处于转型期的基金、券商、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