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400-110-8128     进修

财经资讯

银行理财亏你没商量 火爆背后需看清本质

时间:2014-11-22

        可以说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现在的火热程度,那是可以用众人皆知来表达了,但是往往投资者对这些产品的知晓深度又很不够,只是被他们“美丽的外表”所迷惑,不能完全了解他的问题或者本质,现在也是频频在网站或是报刊媒体上,爆出类似的银行理财产品导致大量亏钱的新闻。

  在我们上海热线财经看来,我们需要正视他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与理财产品相关的信息通常是不透明的、不对称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黑洞。在现实中,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到底为几何,所以只能听凭银行予取予求了。现在的各大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在扩大,但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却是:绝大多数的民众对理财产品中蕴含的风险危机,完全是一无所知。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口号,他经常在我们耳边回响,但是面向性更广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却几乎没有人提及。作为我们上海热线财经,有义务在这里对大家的理财有所指向性,我们也要大声疾呼:“理财有风险,购买须警惕1的口号!

  首先:树立风险意识科学理财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将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仔细咨询理财经理,弄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否保本,风险有多大,最坏的情况是亏损多少,自己是否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力。考虑好这些基本问题,再去比较各个产品的收益率,切忌稀里糊涂就被所谓的高收益率所诱导。

  事实上,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银行的理财产品依附于特定的市场条件和产品结构,与市场紧密相连,不仅存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有本金风险。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首先要有这样的投资心态,那就是,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越是高收益,风险越大。那种“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对一些银行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尽管银行方面声称投资的方向主要为比较稳健的央行票据、债券、货币市场,或者是由政府支持的国有企业,但只要是投资,这类产品依然有亏损本金的可能,投资者一定要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购买相应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

  其次:明白预期收益率的真实含义

  专业人士在评价理财产品时,通常要考虑产品投向的行业现状、前景,对比以前的数据资料,计算其违约率等;在评价一款结构类理财产品时,也需要考虑挂钩标的物、挂钩模式,如单向型、区间型等。投资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都是银行的业务,但银行理财产品和银行存款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银行理财、基金理财,还是保险理财,都是一种理财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宣称的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不一定都能实现,投资者一定不要被所谓的“高收益率”所蒙蔽。

  最后:看清协议并保存好证据

  虽然银监会新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不准再像“天书”一样让投资者不明所以,对风险提示也有了相应规定,但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协议仍然有很多空子可钻,如特意列入很多条款、海量文字,一个协议动辄十几页,客户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去逐字逐句研究,如果不仔细阅读并弄明白其间意思,一时还难以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发现那些对投资者不利的信息。专业人士提醒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协议,并保存好证据,一旦发现上当可以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上海热线财经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将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仔细咨询理财经理、看清楚相关合同,弄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否100%保本,风险在哪,最坏的情况可能亏损多少等基本问题,其次才是比较收益率,切忌稀里糊涂就被银行理财经理吹嘘的高收益率所诱导,只会让自己跌入亏损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