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8
正当股市连续两周站上年线,试图冲击因国际板利空而失守的2850点平台时,上周股市却连跌四天。最大的利空无疑是国际板传言。市场关于国际板细则即将推出,第一单花落谁家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股市迅即作出四连阴的反应。
尽管证监会未明确表态,但市场已恐惧不已。在我看来,值得继续研究的不仅仅是国际板相关细则,而是国际板建立的必要性。
1、国际货币战争升级的风险
这一两年,美国为了挽救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遏制中国崛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暴涨、输出通胀,使中国CPI高企,试图让中国经济硬着陆。同时,从政治、外交、军事、领土、经济、金融上也全面围堵中国。其目的就是要让中国持有的3.2万亿美元的外储缩水,1.2万亿美元美债处于不安全状态中,将巨额外汇储备来一个国际资本的反向运动,大规模、快速地外流,在中国也引爆像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社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若我们丧失警惕,盲目开设国际板,正好为美国推行的国际货币战争在中国找到一个进攻的突破口。
2、人民币变相国际化的风险
按前央行行长、现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的说法,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可自由兑换,至少还需要15年至20年。但是,现拟推出的国际板是以人民币计价,让外资公司从国家外储中兑换成美元,再投资到发达国家的建设。这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仍然严格管制的条件下,无疑是一种变相的“资本管制放松”,也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变相的“可兑换”,必然对国家的货币政策、外汇政策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风险。
这种“国际化”也属于本末倒置。照理,只有当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可以或者部分取代美元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像美国那样,通过印制人民币,来换取外国在华上市企业的股权,这时的A股主板就自然是国际板。只有先有人民币的国际化,才有国际金融中心的称谓。而现在,却要反过来。
这是用国家和人民的辛辛苦苦积累的真金白银,来换取国际板上市的外国企业的虚拟股权(票证)。这些虚拟的股权,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地首发和再融资,类似于印纸钞。一旦国际板的闸门打开,这种流水就再也收不住了。别说证监会,就连“一行三会”也无力招架风险。
3、外资公司“双低”风险
这里的“双低”是指“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现在许多唱多国际板的理由是:“外国公司比中国上市公司各方面都规范成熟”、“外国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比中国上市公司低,更有投资价值”、“外国公司已在全球几大交易公司上市,财务可信度更高,不可能造假”。
我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大陷阱。第一,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的GDP只有1.8%,经济复苏困难重重,但欧美股市都创出了金融危机前的新高,他们的企业和股市竟然还能保持一二十倍的低市盈率,这种高业绩高成长性能让人相信吗?其所谓的“低市盈率”是真的吗?连钞票都可以乱印,国债都想违约,还有什么诚信度可言?
再看“低市净率”,国外的会计制度允许评估公司对企业的净资产不断进行再评估,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带有很多的人为拔高成分,所以国外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比中国的企业要高得多。而中国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有在将土地、楼房、厂房、设备、品牌等资产进行变卖或者交易时,才可以对净资产进行再评估。这样,中国许多上市公司净资产至今依然是一二十年前上市时评估的水准,哪怕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发达地区,土地、楼房已升值了一二十倍,但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依然维持在当年水平。所以看起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较低而股价的净资产倍率很高,其实,投资价值不比外国公司低。
4、供求失衡导致股灾的风险
中国股市的多次股灾都是扩容大跃进所造成的。1994年333点就是大扩容造成的大股灾。这几年,又陷入股改后全流通导致的股灾。为什么这10年金砖国家的股市都涨了5—10倍,而中国股市只涨了四五百点?为什么现今连欧美金融危机国家股市都创了新高,唯中国股市还深陷熊市之中,连日本股市都不如?
这都是供求严重失衡造成的。一方面是货币紧缩,市场资金十分困乏;另一方面股市流通市值已超20万亿元,总市值居世界第二;再一方面,每月每周每天新股扩容和再融资不断。现在又要搞国际板圈钱,市场实在无力承受。
5、多种风险叠加的风险
自5月下旬国际板的消息导致股市250点下跌后,中国金融市场又冒出了一系列的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爆出巨额债务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银行股迫切需要再融资4500亿元的风险;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到封杀的风险;美国国债违约的风险;欧债危机的风险等等。
相比之下,推出国际板是最不值得的举动,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再与创业板论证了10年相比,国际板的论证至少也得两三年,尤其要广泛听证。
综上所述,如果缺乏国际金融战略前瞻性,一意孤行地推出国际板,很可能引发新一轮股灾到来,2610点绝不是底。鉴于2850点附近管理层已两次试探国际板,投资者应抛弃往上进攻的冲动,学会自我保护,不妨以退为进,到2700点-2800点区间去打指数的地道战,打个股的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