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400-110-8128     进修

财经资讯

购房者弱市买房见招拆招 谨防低价等五大陷阱

时间:2015-07-16

         在弱市中,开发商为了加快销售进度,只得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撬动市场需求。不经意间,花样各异的低价陷阱接连出现,故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购房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当心开发商设置的低价陷阱。

  低价陷阱不得不防

  市场仍然处于极度低迷状态,为了能够激起购房者的消费欲望,部分开发商在促销方面开始无所不用其极。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了达到快速回笼资金,有开发商偷换概念,比如宝山某项目就以“17万元圆住房梦”的噱头来误导购房者,而其实购买之后,只是拥有一定年限的租住权。也有项目打出“中环,12000元/平方米的房子还有木有?”的广告,这样的价格的确能够让购房者的心跳加速,但该项目实际售价为22500元/平方米左右。再比如,有项目号称西上海板块售价最低的地铁楼盘,售价5980元/平方米,但事实上该项目所在区块属于昆山,与上海没有一点关系。

  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粉墨登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购房者的注意,如果有购房者被广告所打动,开发商肯定会为此窃喜不已。在调控不见松动的前提下,当前市场陷入深度低迷,包括万科、金地、龙湖、恒大等大型房企早已开始采用降价促销方式,以量换价。这是市场能够普遍接受的方式。但是记者遗憾地发现,有部分开发商还是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它们在价格方面大做文章,布下陷阱,让不明就里的购房者上当。

  在此提醒购房者,在弱市购房,一定要特别留意低价陷阱,做到理智消费。对于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价格特别具有吸引力的项目,要了解其价格低廉背后的原因,而如果仅仅只是冲着低价而去,极有可能“吃药”。

  见招拆招识破陷阱

  如何识别当前市场上的低价陷阱呢?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低价陷阱主要有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等形式,为了让购房者更为直观地了解这些陷阱,记者将目前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五大现象一一罗列出来,以供参考。

  玩噱头误导消费者

  广告内容让人雾里看花,存在误导嫌疑。

  【典型案例】17万元就能在上海买房子!?近日,不少上海市民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大意为:17万元助你在上海圆住房梦。据了解,广告上的楼盘位于宝山区真华路上,是一个酒店式公寓项目,虽然这个房子面积不到30平方米,不过计算下来每平方米不到6000元。而实际上周边商品房的售价已经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初看之下确实很合算。但联系开发商之后得知,原来这套房其实是出租18年。

  【见招拆招】很显然,该项目出售的是出租权,因而根本无法实现住房梦。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只有非独立成套的住宅才能出售使用权,显然,上述项目不符合这样的规定。另外,从表面上看,一次性支付18年的房租,锁定房租上涨的空间。但是开发商却将原本要分18年收回的资金一次性收了回笼,提前回笼了资金用于其他地方,赚取了更多利润。实际收益一方其实是开发商。

  内部认购存在风险

  内部认购与规定的销售程序有出入,存在潜在的风险。

  【典型案例】近期全国各地楼市销售冷清,南京的楼盘金浦名城世家尚未开盘,内部认购仅2天,就已经销售近七成,开发商更是信心满满的表示一周内肯定卖完。该内部认购楼盘售价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与之前公开销售的房源相比便宜了不少。而由于面积小加之总价在100万元左右,颇受刚性需求购房者的欢迎。

  【见招拆招】内部认购的优势在于认购价较普通公开发的的商品房价格要低廉,许多购房者因此对于这类楼盘趋之若骛。然而,内部认购的楼盘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允许公开发售,可是在利益驱使下某些开发商明知不能为而为之,以“内部认购”的幌子进行着小规模的销售。购房者购买了这样的商品房在法律上得不到任何的保护,一旦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那么购房者将面临钱财损失追讨无门的尴尬局面。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购房者还是通过正常途径选择房产更为安全可靠。

  移花接木“商改住”

  “商改住”项目价格低廉,但问题不少。

  【典型案例】合肥市近期新开一个叫做“未未来”楼盘只卖3500元/平方米,相对周边6600元/平方米的售价便宜了近47%,真有这样的好事?售楼小姐对于低价的解释是,“我们的房子产权只有50年,比一般的住宅少了20年,所以要便宜很多。”听上去解释得非常合理,但有细心的购房者发现,该楼盘的备案是写字楼,其实是“商改住”,在“打擦边球”。

  【见招拆招】“商改住”在楼市中也并非首例,一般工业用地价格只有住宅用地的十分之一,某些开发商为求牟利,将50年产权的工业用地擅自改建住宅。普通住宅和“商改住”有哪些区别,首先,“商改住”的产权年限要比普通住宅少二三十年;其次,“商改住”无法迁入户口,不能解决孩子就近入学的问题;再则,它的水费、电费和物业费等比普通住宅高;当“商改住”在转手销售时,相关费用也远高于普通住宅,一并还要征收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

  实用面积打折扣

  公摊系数过大,会让表面上看起来很便宜的房子无法得到实惠。

  【典型案例】黄山江南新城香樟雅苑开盘起价3800元/平方米,均价4200元/平方米,而属同一地块的紫竹阁价格在5800元/平方米左右,如此优惠的价格撩拨着购房者的心弦,开盘立即引来多方关注。然而楼盘价格虽然诱人,但有许多购房者发现该楼盘的公摊面积系数却高达30%,似有低均价高公摊的嫌疑。

  【见招拆招】众所周知,楼盘的公摊面积过大,会导致实际使用面积缩水,降低房屋性价比。当前国家对于住宅的公摊系数并没有明确要求,市场上高层住宅普遍公摊率在14%~20%,如果超过此标准,表面的低价隐含高公摊的陷阱,仔细算来购房者非但没有得什么便宜,反而以高价买来了缩水的住宅,开发商何其精明,购房者必须时刻警惕低价陷阱。

  低价起售藏猫腻

  低价起售,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幌子。

  【典型案例】苏州一楼盘打出了5000元/平方米的低价房广告,这样的大幅降价自然会为楼盘带动人气,但当有购房者赶往售楼处才得知,这样的房源只有一套,而且已早早被人抢走。

  【见招拆招】随处可见的地产广告都会在醒目位置处标上“XXXX元/平方米起售”的字样,许多购房者都冲着这个低价而去,但到了现场却不免发现要么供销售的低价房源极少,要么就是所谓的低价房存在房屋朝向不佳、内部结构安排不合理、高公摊面积、客厅采光偏暗、楼层较差等“硬伤”,真正能以低价选购到自己满意房产的消费者是少之又少。